今年,是中国科学院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30周年。春华秋实,硕果累累。中科院文联在促进中科院科技文化发展,创作科学文化作品,繁荣科学文化事业中作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。文化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根,文化是一个行业蓬勃发展的魂。中科院在院党组领导下砥砺奋进,不断创新,在“三个面向”“四个率先”中取得辉煌成就!同时,也不断探索科学文化创新文化的发展,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化艺术爱好者和精湛的艺术作品,形成了我国科技战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!

穿越哀牢山

杜占池


发布时间:2020-11-30来源:

  1967年,参加中科院紫胶队,前往云南考察。119日,进入新平县,我与李明森、刘举鹏、张光鼎4人为一路,任务是翻越境西的哀牢山前往位于西坡的平掌区,考察紫胶虫寄主植物资源。 

  12 日,乘科考车西行,经海拔480米的戛洒江,至800米的鱼塘。由此沿着豹子母寨山沟徒步攀登哀牢山。天公不作美,一路雨绵绵。我们穿上雨衣,冒雨登山。羊肠小道,泥泞不堪,路滑难行,步履维艰。在雨中跋涉了2小时,来到了海拔1820米的大巴多,住进了一家有庭院、楼房的旅店。该旅馆由解放前的耶稣教堂改建而成。客房内为木地板、弹簧床、玻璃门窗,宽敞明亮。我们无暇顾及,赶紧脱下半湿的衣裤,倒出鞋中浑水,挂在火盆之旁烘烤。事毕,上床休息。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,渐渐进入了梦乡。 

  翌日,继续赶路。雾霭笼罩,能见度极低。雨由小而大,越下越大,山水聚集于狭路,顺流成溪。我们低头赶路,蜿蜒蛇行,在水中吃力地行走,满脸汗水与雨水混为一体,不断流淌。不久,登临山脊,海拔2500米。之后,顺西坡急行下山,至1600米复又上坡至1790米,到达区政府所在地——平掌街。全程70余里,走了近7个小时。此时,全身湿冷,劳累不堪,饥饿难忍。我们赶紧换衣、吃饭。之后,围着火盆烘烤,聊天中得知,当地有一首民谣:巴多巴多,真是啰嗦,日出爬到太阳落,仍未到巴多。可见山之陡,路之遥。火光映脸,心血来潮,默想登山情景,遂成打油诗一首: 

    

  巴多坡,巴多坡,陡峭路滑八百多。考察健儿飞身上,峻岭险阻无奈何。 

  淫雨连绵似天漏,羊肠狭道变成河。不畏艰难疾步走,穿越山心过哀牢。 

    

  14日,雨仍在下。在平掌逗留一日。 

  15日,顺坡而下,行至河边,海拔1080米,为华桥河与瓦寺河交汇处。河水奇特,前者清澈,后者红色,二河汇集,向西南流去,是为曼干河。沿河考察,忽又来雨,继而一阵暴下。无处躲避,只得冒雨继续前进,抵达曼干公社。    

  1617日,先后考察曼干箐、那旧。之后,再次来到曼干河边,过竹桥,上坡缓行。骄阳似火,皮肤暴晒,汗流浃背,又热又渴,其苦胜过大雨浇身。之后,来到渔塘村,夜间住在小学的竹楼之上。雷雨骤至,竹楼漏雨,我们用塑料布左遮右挡,忙了大半夜。 

  1819日,先后考察汗田村、曼穴寨。住入队长家的库房,睡在竹编地板之上,下层是畜圈。夜间,牛哞、羊咩、猪哼之声,阵阵入耳,扰得时睡时醒,辗转反侧,直至清晨。 

20日,原路返回,结束哀牢山之行。数天来,虽颇劳累,但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访问,摸清了紫胶虫的寄主资源数量及其适生范围,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,内心十分欣慰。